优美洪亮的歌喉、婉转美妙的演唱、游刃有余的控制等等都是有志于声乐发展的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那么,要想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快速掌握歌唱技巧少走弯路,除了要苦练基本功之外,还要勤动脑筋思考,学会学习的方法。正所谓:“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我通过自己这些年对歌唱的亲身体会,还有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自己对声乐学习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跟大家谈一下。每年,总有一批新的年轻的歌唱者被发现有好的声音,他们也都希望那些好的声音能得到发展。歌唱是很早时候人类为了表现自己感情的时候而出现的,是一种很自然、很本能的一种活动。不论是唱一首歌剧咏叹调还是一首民间歌曲,原则是一样的。通过学习歌唱方法去发展我们的声音,不应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歌唱方法的形成是多少世纪以来研究在歌唱的各有关发音器官自然活动的结果。教唱歌的人必须慎重,学习歌唱的人也要细心,歌唱毕竟是整体性的。因此,歌唱的方法与习惯,也应该依赖于身体的自然动作。
学习歌唱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求非常自然,越自然就越容易。一切学习活动最好是在一开始时就尽力避免产生错误和走弯路,因为这比出了问题再纠正要好得多。能顺着最单纯、最自然的方向去奠定歌唱基础的学生,是很幸运的,他所遇到的问题必然也会很少。
很多人都知道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但是,就是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人在学习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呼吸不自然、气息浅、僵硬、过分挤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呼吸一定要从自然开始,婴儿的那种便易的、自然地呼吸,你会觉得那是最好的范例。注意婴儿那种深而满的呼吸,把这种呼吸给予强有力的腹部肌肉加以辅导,就得到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习呼吸技巧的方法很多,要因人而异,总之,呼吸气息的原则是要“深”、“满”,自然松弛的呼吸。
由于歌唱是整体性的,所以,只有气息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共鸣。人体的共鸣很多,而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共鸣大概有面罩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等,其中面罩共鸣是高位置共鸣,它还包含有其它的共鸣腔体。共鸣腔体是帮助发声的,是把嗓子发出来的声音扩大化、美化,也可以减轻喉咙的负担。面罩共鸣很关键,有很多方法可以掌握。例如:用说话的感觉去找,怎么说,怎么唱,但不是所谓的大白话。哼鸣的感觉也可以找到,还有,想象声音是在自己前方很远的地方发出来的等等。呼吸和共鸣我认为是“孪生兄弟”,两者关系非常密切,相互影响,没有气息的声音是干贬的,而没有共鸣的声音是浑浊、笨重的。所以,歌唱是整体的,也是自然地。
以上皆是我自己的一些演唱感受,还有我教学经验的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